【新聞選舉】消委會10大消費新聞掲盅 盡見疫情下社會百態【內附完整排名】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21/02/04 13:17

最後更新: 2021/02/04 14:03

分享:

分享:

新冠肺炎疫情下,港人在抗疫生活中度過2020年,每日外出都須配戴口罩。(曾耀輝攝)

新冠肺炎疫情未止,過去一年曾出現口罩荒﹑搶購潮,每日的新聞均離不開疫情進展﹑防疫產品等。消委會主辦的「鼠年十大消費新聞」選舉中,疫情相關的新聞全部上榜,反映出過去一年疫情下的社會百態,其中7宗更與防疫用品﹑日常生活物資及旅遊有關,反映過去一年口罩、酒精等防疫及民生消費品的供應和質素是重要消費,亦顯示疫情同樣為向來酷愛旅遊的消費者帶來重大影響。

點擊圖片即睇消委會「鼠年十大消費新聞」結果及排名:

點擊圖片放大
+11
+10

消委會主題消費新聞結果包括:

  • 「最大快人心」新聞:2020首半年網購口罩騙案共2,292宗 涉款7,022萬元 96人被捕(3,304票)
  • 「最抵讚」新聞:消委會聯同專家教導市民以家中物資自製口罩(3,564票)
  • 「最離譜」新聞:疫情爆發各區現搶購潮 超市推限買令(2,685票)

消委會去年接逾3萬宗投訴創5年新高,其中網購錄逾1.3萬宗個案,口罩投訴更飈近640倍,詳情即看:【下一頁】

消委會接獲的投訴中,個案最大金額涉款3,600萬元,有關個案詳情即看:【下一頁】

消委會主席林定國表示:

疫情促使消費者大量增加網購及選用外送平台服務,成為抗疫時期的新常態。然而,在運送以至包裝的過程中製造了大量的塑膠垃圾,加上市民每日使用即棄的外科口罩、消毒濕紙巾、消毒酒精及漂白水等,亦增加了廢物棄置量,或帶來生態污染。

他續言:

疫情期間,我們的生活方式難免會受到影響,但亦絕不能忽略可持續消費的重要性。商戶及外賣平台營運商可盡其企業社會責任,選用較環保的送遞方式;消費者亦可減少選用即棄餐具,並重複使用包裝材料,實踐可持續消費。 

消委會指,今次活動在《香港01》《香港經濟日報》﹑《有線新聞》、《香港電台》、《晴報》﹑《TOPick》及《U周刊》的支持下,於今年1月4至24日期間,邀請市民 透過互聯網作出投票選出他們最關注的消費新聞,共錄得 6,038人投票,參與人數破歷年記錄,比去年增加14%。

了解本港最新防疫措施,點擊圖片即睇:

點擊圖片放大
+6
+5

疫情下市民心慌慌,消委會「一姐」黃鳳嫺難忘去年初的口罩荒,分享「幾個傻人腦震盪」DIY口罩助市民的經歷,詳情即看:【下一頁】

黃鳳嫺在訪問中坦言,處理美容健身業的消費問題「特別勞氣」;未來仍有3大堅持,冀創良好消費環境,詳情即看:【下一頁】

她亦笑言已被訓練成為一名精明消費者,更大談個人護膚、養生及減壓秘訣,詳情即看:【下一頁】

TOPick登陸MeWe啦:https://mewe.com/p/topick

實時追蹤香港新冠肺炎確診者住所/出現地點,立即下載經濟日報App:https://bit.ly/2JdOaiS

記者:陳曉瑩